信息公开
INFORMATION DISCLOSRUE
我为项目建设献计策

【“我为项目建设献计策”系列报道①】项目上的“云”管家

发布日期:2021-12-30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进一步破解项目建设中的瓶颈难题,引导广大建设者集思广益、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以高铁公司举办的“金点子”微创新活动为平台,不断提升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能力,即日起,宿迁交通集团推出“我为项目建设献计策”系列报道,持续营造创新创优、提质增效的大干氛围,为中心城市快速路网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上行匝道第一联顶板拆箱室模板,抓紧清理内箱。”12月25日,在北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2标段现场,对讲机里突然传出2标段项目部副经理胡才春的声音。工地上,建设者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没有看到胡才春身影的陈师傅,不禁好奇地四处张望。

    “请将整改后的情况拍照上传。”12月22日,胡才春的手机收到这样一条信息。于是,他根据整改要求逐一拍照取证、上传系统,相关信息实时发送到高铁公司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上。

    据了解,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北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一条服务宿迁中心城区与外围高速公路快速衔接的重要通道,主要桥梁工程有京杭运河三号桥引桥、跨京杭运河特大桥、跨长江路主线桥、跨西楚大道主线桥、金山河地面桥等。其中,跨京杭运河特大桥的两个主桥墩位于水中,为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北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2标段项目部在京杭运河两侧堤岸分别设置分离式钢栈桥及钻孔平台。施工人员需要长时间在水上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引起了胡才春的关注。

    如何既能保证施工安全,又能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前,胡才春便和同事组建质量管理小组展开专项研究。他的思路很明确:减少甚至杜绝非专业人员作业。研讨会上,小组成员提出了几个方案,有的是利用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全程盯控,有的是进行日常巡检。但是,现场作业面多达十几个,如何实现高效监管成为最头疼的问题。

    “能不能实现安全管理可视化,就像平时用手机一样,既可以进行线上操作,离线后也能收到任务及时反馈?”一天晚上,胡才春在和家人视频聊天时,突然有了这个想法。

    胡才春的想法与高铁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魏超的想法不谋而合。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他们提出打造视频监控系统,将信息化技术延伸到项目生产一线。随即,胡才春找来施工图,将现场所有施工作业点标注出来并编号,谋划网格化风险监控体系。

 

 


    有了“监控指挥地图”,“部署兵力”自然不能落下。

    为了强化高铁公司与项目部的两级管理,胡才春与高铁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反复确定无线摄像头安装位置,并为各工点配置“移动哨兵”——网格化风险预警系统,对现场钻孔桩、承台、墩柱、现浇箱梁等关键施工点实现全覆盖,监控数据实时传输到项目部生产指挥中心信息平台。不仅如此,信息平台还记录了施工的图片信息,可进行检索和回放分析,有效提高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

    有了监控系统,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成为必须攻克的难关。悬而未决的设计问题像乌云笼罩在胡才春心头。

    一天,胡才春在现场检查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看着雨水顺着伞面滑落,分布在伞的四周,这让他激动万分:“现场的路基、基层、路面施工控制各关键要素就好比雨伞的骨架,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就如同伞柄。只要对各关键要素进行拓展,实现平均分布就行了!”

    他立即联系设计研发单位,对现有监控系统做了一次彻底的“整容手术”。由此,集人员、设备、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管理信息监测、数据分析功能于一身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成功开发并应用在工程建设中。

 

 


    如今,北京路快速化改造工程2标段项目部利用“互联网+”发展新思路,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云平台+子系统”模式对工程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将物联网监控、预测预警等“智慧设施”进行集成和拓展。

    “以前需要每日组织成员去现场监管施工,如今有了‘云’管家,在项目部就能看到所有信息数据,管理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胡才春自豪地说。




图/文:吴俊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