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了一个会风建设的好头,不但由秘书处首度成立会风会纪督察组,并在政协委员各个驻地设立了“会风会纪意见箱”;而且,督察组还向各驻地派出督察员,负责对全国政协委员出勤情况、商业活动、会外活动、厉行节约等多个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政协整肃会风会纪的一系列办法,很多都是两会的首创。别看都是小细节,但却能写出正风纪、严规矩的大文章;别看都是小动作,却能产生出树形象、得人心的大效果。
会风反映党风,会风映射作风,会风影响民风。倘若政协会议开成了“同乡联谊会、同行联欢会”,驻地内外觥筹交错、灯红酒绿,政协委员参加商业活动、出入交际 场所,势必影响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的公信力,势必影响参政议政的“成色”和质量,势必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作风建设的观感指数和信心指数。
因此,政协的“会风监督”工作抓到了“七寸”上。由此,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的高压态势“可视化”,谁敢顶风违纪、变本加厉,必将为会风建设、作风建设走向新常态付出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对政协开风气之先的办会之举,舆论和公众围观的热情高涨,既是一种沉甸甸的压力,更是一份火辣辣的信任。
作 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会风建设也是这样。比如,如何建构起会内会外相互衔接的开放监督机制,调动媒体、群众的监督积极性,对“越界触线”者点名道姓曝光批 评,人们充满了新期待。再比如,如何“从形式到内容”、从会风到会议,倒逼政协委员们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拿出配得上自己身份的实招良策,从而切实提升政协 会议质量和协商民主水平,则是更大的挑战。
压力产生动力,围观倒逼改观。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好的会风,等于会议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