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翻开中国酒文化历史
宿迁的酒在两汉时期已经拥有了口碑
唐代已享盛名
清代
洋河大曲被列为清皇室贡品
乾隆皇帝挥毫留下了
“酒味香醇 真佳酒也”的赞语
本期小编准备带大家驻足酒都广场“文之脉”
感受既古老又现代的酒文化气息
体验悠久厚重的历史内涵
图|玖酒飘香浮雕俯瞰实景图
玖酒飘香浮雕整体采用99个“酒”字为设计元素,以纯铜打造的“酒”字镶嵌在深色的带状石材中,一条条深色的石带如同宿迁千年运河之水,承载着繁盛的宿迁酿酒业。用最具代表的篆书、隶书、魏碑、行书、草书等字体撰写,并嵌入地下,呈现出宿迁酒都“得天地灵气之无穷,承千年历史之芬芳”的独特内涵。
宿迁作为西楚古国
秦汉古县
其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曾有着“八景”之说
欣赏完书法大家的“酒”字
再了解一下“宿迁八景”吧
玖酒飘香浮雕的东西两侧,分别设计了长29米、高3.9米的文化长廊,其上各镶嵌了四幅宿迁历史人文美景雕板,由国家一级美术师、宿迁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丁立江先生牵头,会同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宿迁市作家协会主席韩玉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宿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守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郭鑫共同完成,每幅图样的创作都一一对应前人留下的诗句。相传“宿迁八景”出现于唐代,首载明万历《宿迁县志》,以后续修,皆有记载。“宿迁八景”即为:“宿预早春、白鹿渔歌、仓基莲唱、草埝耕云、龙泉夜雨、马陵秋月、梅村煮雪、司吾清晓”共八处风光。“八景”各具特色,景象殊奇,历代以来,项属之地文人雅士相聚于“八景”之地,曲水流觞,迎风弄月,留下了众多文化典故。
图|宿迁八景原创图案
图|八景廊架实景图
宿预早春:现处项王故里东侧,运河西岸,西倚黄堤,北负城郭,旧时又在东岳庙、寿圣寺、城隍庙之间,多有翼蔽,故得春独早。这里,碧绿葱郁,瑞气升腾,暖意融融,春意盎然,乃春游妙处。明代吴隐《宿预早春》诗云:“东风吹暖到山城,宿预池开鉴水清。霜雪不侵原上草,至今传得早春名。”
白鹿渔歌:今来龙镇境内,古时有一湖,明末时为白鹿湖。湖周五六十里,湖中鱼类繁多,物产富饶。清风明月中,渔舟穿梭,举网得鱼,一片繁忙,渔歌互答,诗情画意。因清中叶开六塘河,白鹿湖水泄渐涸,成为农田。明代徐维超《白鹿渔歌》诗云:“湖水渺无际,生涯五短篷。钓罢归来晚,欸乃明月中。”
仓基莲唱:城东南30里,今丁嘴镇境内,明末时为仓基湖。湖周45里,湖中盛产莲。莲花轻漾,清香怡人。采莲时,歌声悠扬,令人心旷神怡,传为胜景。因清代黄河泛滥,湖已沙淤成田。明代吴隐《仓基莲唱》诗云:“石家事业竟如何,请看仓基水上波。一棹西风吊千古,月明谁唱采莲歌。”
草埝耕云:在宿城西北80里埝头镇附近,地接东山之麓,春阴多云雾。农夫耕耘雾中,若海市蜃楼之观,如梦如幻,故得名。明代吴隐《草埝耕云》诗云:“郊原宿雨足春犁,埝草青青望欲迷。何处老农新试犊,带云耕入陇南溪。”
龙泉夜雨:今城北60里,马陵山深处,有龙泉古寺。寺前山岩有洞,即《聊斋志异》中三秀才遇仙处,故名“三仙洞”。岩洞流泉有声,且有深潭。深夜万籁俱寂之时,常闻淅沥雨声。及晨,近泉处草木湿润,如受夜雨滋润,碧绿葱郁,气象万千,遂传为龙泉夜雨。1938年龙泉古寺毁于日军炮火,而龙泉夜雨,依稀犹存。明代何九州《龙泉夜雨》诗云:“昔闻龙泉名,今向龙泉住。夜来开石门,亲见龙行雨。”
马陵秋月:今宿城马陵公园内的马陵山,在明代,山阳有玉虚观,山顶建有真武殿,殿前有东西向望河楼。东望京杭大运河,西眺古黄河,万千气象尽收眼底,为游人观景之所。中秋之夜,茫空圆月,银辉摇情,在此望月感怀,如入广寒之境。1938年玉虚观毁于日军飞机轰炸。1963年山顶建“宿北大战马陵山革命烈士纪念塔”,此塔高高矗立,巍峨壮观。明代何九州《马陵秋月》云:“马陵风色秋,吹出青天月。幽人夜不眠,孤光映华发。”
梅村煮雪:位于今宿城西南,明代梅村(今埠子镇境内),梅村多梅树,傲雪开放。坐对雪月梅影,煮雪为茗,余烟袅袅,花弥胭脂,雪映诗情,身在而神驰,令人流连忘返。清中叶黄河泛滥,多次沙淤,梅株尽而村亦不可复识。明代吴隐《梅村煮雪》诗云:“雪满平陂景色新,梅花香绽几枝春。剡溪剩有寻幽客,夜半燃松煮玉尘。”
司吾清晓:宿迁城北60里司吾山(今马陵山),东临驿道,峰峦重叠,苍松翠柏,境幽林密,流水清澈,空气清新可人。凌晨,古寺钟声悠远,随风送客,余音清绝。盛夏清凉怡人,境若蓬莱。1938年古境毁于日军炮火,今风景殊于前。明代何九洲《司吾清晓》诗云:“东方日初出,青山何历历。石上云气流,洞口露华滴。”
岁月变迁 沧海桑田
古代“八景”的渔歌莲唱
已变换成如今的车水马龙
但“八景”意韵传承不息
楚汉文风历久弥新
“文之脉”包容好客的人文形象
悠久厚重的历史内涵
你感受到了吗?
(下期敬请关注网红景点——“水景音乐喷泉”,小编带您领略酒都广场水景喷泉灯光秀。)
图/文:高铁公司 王俊然